萬花敢向雪中出 ,鑫磊獨先八閩春
——訪福建鑫磊工貿集團董事長林常平
福建鑫磊工貿集團董事長林常平
創業是一場沿著懸崖峭壁的艱難旅程,稍有不慎便會跌倒甚至墜入萬丈深淵萬劫不復,有的人墜落之后便再也沒有勇氣從頭來過。然而失敗對創業者來說是一筆真正的財富,經歷了失敗才能獲取更大的成功。有一個人,他自述自己不是因為失敗而來到這個世界上,他的血管里沒有失敗的血液流淌。他的人生字典里沒有“不可能、沒希望、失敗”等愚蠢的字眼,他相信古老的成功法則,堅信每失敗一次都是為了下一次的成功,每一次的拒絕都是為了下一次的贊同,每一次皺起的眉頭都是為了下一次舒展的笑容。當他在靜夜里回想一天境遇的時候,不會因成功而感到滿足,也不會因失敗而感到氣餒,只要生命不息他就會堅持到底。他就是福建鑫磊工貿集團董事長林常平。
西有褚時健,南有林常平。這位與共和國同齡的企業家,有著超乎尋常的傳奇創業經歷。創業彰顯擔當使命,堅守彰顯初心本色。他眼光犀利,智慧超群,性格剛毅,為人熱情,處事誠信。三次勇抓機遇創業,大獲成功,創業之路一波三折,充滿了艱辛坎坷,他卻從未輕易言棄。既樂見風景又不畏風雨,喜見寒梅卻又無懼寒霜,他曾兩次被陷害入獄遭判死緩,然而他在獄中仍堅持上訴并抓住在獄中的時光如饑似渴地學習以提升自我,為他日后創辦并科學管理福建鑫磊工貿集團打下堅實理論基礎。愛國初心純潔純粹,慈善擔當堅定篤行。福建鑫磊工貿集團在他的帶領下不斷發展壯大,然而他歷經風雨并未忘懷初心,始終深深地熱愛著祖國,幾十年如一日地投身慈善事業。
創業彰顯使命擔當, 堅守彰顯初心本色
71年風雨前行,回望林常平的傳奇人生路,充滿了奮斗的艱辛,也記錄了他的崢嶸歲月。時間的足跡匯聚了前行的力量,將視野拉長,方能感知翻天覆地的巨變。
這位與共和國同歲的傳奇企業家是地地道道的霞浦縣下滸鎮人。他的父親在他尚未降生之時遇上了海難,從此他三兄弟便與母親相依為命。父親走了六年之后,林常平的母親也撒手人寰,此后,他與大哥二哥一起過上了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生活的苦難也令他從小就磨煉出了堅韌不拔的性格。日子雖然窮苦了些,林常平的學習成績卻很優秀,高小畢業后奈何家境貧寒,他不得不含淚輟學,走向了社會。離開校園的林常平依然熱愛學習,他總是抓住一切機會讀書、練毛筆字、學繪畫、學音樂。由于他聰明伶俐且積極熱情,被推薦為小通信員,由此有了接觸文學名著的機會——《紅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國演義》《封神演義》《水滸傳》,凡是能借來的書都被他反復閱讀。很快,林常平的刻苦有了回報,他也因此迎來了人生的一個關鍵節點。幸運的是,他面臨著做工農兵大學生、從而跳出寒門改變命運的機會;不幸的是,這個名額在一夜之間被人頂替。
然而林常平不是輕易向命運低頭的人,后來他踴躍報名應征解放軍,想要為國家做貢獻,遺憾的是卡在了體檢環節,從軍的夢想未能如愿。直到1975年,他被分配至下滸公社供銷社從事采購工作,他的人生才又出現了轉機。
作為一個采購員,林常平勤勤懇懇,憑借精明的頭腦、犀利的眼光、智慧超群的天賦、待人的真誠熱忱,不僅使供銷社的生意扭虧為盈,一路走來也廣結了天下好友。供銷社盈利了,然而林常平卻仍是囊中羞澀,負債累累。為了支撐起家庭,他在深思熟慮之后毅然作出了停薪留職自己單干的決定,正式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
林常平創業的第一站始于1983年5月。那年他在霞浦創辦了長春貿易公司,在將霞浦特色海鮮貨源黃花魚、石斑魚、海帶紫菜等輸往全國各地的同時,也引進外地的緊俏貨物。憑借靈活的頭腦,僅僅一年時間林常平就還清了所有外債。趁著過年節點,他賺了盆滿缽滿,成為了霞浦第一個“萬元戶”,開通了霞浦的第一部“大哥大”。
好景不長,1985年的時候,一個大麻煩找上了門。當時福州的一位知名企業家主動找到林常平簽了一筆大單,直言林常平只需要做好供貨工作(按時提供蘑菇罐頭以及安哥拉長毛兔的兔毛)即可。當時蘑菇滯銷嚴重而當地政府無計可施,出于對該企業家的極大信任,也本著承擔社會責任、為政府分憂的目的,林常平接下了該大單,這樁生意也的確拯救了閩東的蘑菇種植業和加工業,長春貿易公司也一躍成為當地納稅首戶。但是令人萬萬想不到的是,這樁生意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圈套,林常平無意中被卷入了所謂的投機倒把案件中,于1986年12月27日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至此,是林常平人生的又一關鍵節點。
在監獄苦熬過了11年后,林常平獲取了保外就醫。他遍訪好友,考察多家不同類型企業,開闊了眼界的同時大腦又在飛速地轉動,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他又成立了安平實業有限公司。除了做摩托車生意,還經營鋼材、鋁錠以及農副產品,很快生意又紅火起來。林常平的眼光不止于此,他轉而迅速形成了商業計劃書,投資九千萬元,打算利用外資建烤鰻廠,這一消息令霞浦沸騰。在廠房建好,國外訂購的機器到位投入生產后,當年就為霞浦創稅近千萬元。而此時他的人生又一次被心術不正之人陷害,再次被收監。
林常平由于獄中表現好,破例被改判為有期徒刑20年。再次入獄10年之后,他終于還清“獄債”獲得了徹底的自由。不幸的是,他的大女兒在他出獄前兩個月因意外事故離世,而林常平彼時在獄中服刑,連女兒最后一面也沒能見到。接連的打擊令人心碎,然而林常平早已磨練出超乎尋常的忍耐力。愚公未惜移山力,壯士須懷斷腕觀。傷心過后,他又重整旗鼓,再次踏上了創業之路,博弈新戰場,制勝新高地,為實現自己人生的最后價值而奮斗。
樂見風景不畏風雨, 喜見寒梅無懼寒霜
“熬不過冬天的人,一定看不到春天!挺不住痛苦的人,一定得不到幸福!人生,就是一個磨煉的過程,如果沒有這些,我們永遠都不會成熟。而人生中最關鍵的,就是不能輕易向命運低頭!”林常平用一生在踐行他所說過的話。
一夜之間從納稅首戶到階下囚,令一貫愛黨愛國、遵紀守法的林常平難以接受,他認為自己只是進行正常的民間貿易,是被有心之人陷害了。因此,林常平堅持上訴。在上訴的同時,他也沒有放棄在獄中學習的寶貴機會。長行何怕千里,恒學焉畏萬冊,在獄中,林常平通讀了刑法學、民法通則、經濟法學、行政法學、國際法、高院統編教材、二十四史、諸子百家等,從各類書籍中汲取文化營養,不僅如此他還報考了大學自學考試法律專業,并在考試中一舉奪魁獲得最高分,轟動了整個監獄。他還承擔了辦中隊及大隊的墻報、寫大隊的廣播稿等任務,這些突出的表現成功助他獲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減刑。
事非經過不知難,攻堅克難譜新篇 。2004年,重獲自由的林常平多次先后去了沿海城市實地考察。偶然間,他接觸到了建筑行業,本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個把月時間里他追溯源頭,通過對工地以及混凝土攪拌生產線的實地考察,通過對開罐車司機、生產線工人以及生產線管理人員的不恥下問,期間還與公司CEO成了朋友,終于摸清了整個運作流程,一個大膽而又具體到每一步的計劃很快在他腦海里成型?;氐郊亦l霞浦之后,林常平遍尋人才,多方爭取貸款,事事躬親,在2006年3月,耳順之年的他憑借一整套完整的商業計劃成立了福建鑫磊工貿集團。
“破”得堅決徹底,“立”得深入靈魂,歷遍人間艱辛的林常平深知人才的重要性。無論是技術人才還是管理人才,他始終堅持要具有“忠誠”的品質,他認為忠誠即與公司風雨同舟,同甘苦、共患難。將公司當成自己的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除此之外,他還制定了嚴格的公司規章制度,要求員工必須衣著整齊、不遲到早退、工作時間不辦個人私事,平等競爭等,公司也逐漸形成了良好的風氣。然而在嚴格的規章制度下,林常平又人情味十足,他從不放過每個員工眼底的憂愁,經常幫助員工解決生活困難,甚至幫員工出錢給家人看病。對待員工如此,對待家鄉的窮鄉親則更加關懷備至,面對找上門來討生活的鄉親們,林常平竭盡所能為他們安置工作崗位。
功夫不負苦心人,經歷十多年的發展,如今鑫磊工貿集團頗具規模,擁有工貿、空海旅游、新型建材開發、小額貸款、教育、酒店、加油站、石料場等多家企業,年納稅可達千萬余元,成為霞浦實力雄厚、具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并且是寧德市重點工業企業、霞浦縣綠卡企業、五星級納稅企業和五星級規模企業。
創業以來,林常平諸多榮譽加身。2014年以來,林常平榮膺寧德市十佳民營企業家、福建省首屆杰出質量人,2016-2017年度中國混凝土行業優秀企業家,2017年度閩商十大公益人物,他還身兼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常務理事、福建省散裝水泥協會副會長、福建省海峽品牌經濟研究副院長,是霞浦縣十三、十四屆政協委員。身為政協委員,他積極建言獻策,尤其是在群眾生產生活、經濟發展、民生工程、精準扶貧等方面,積極為地方排憂解難。政協會議上,他提出多項提案,得到縣銀監會、縣住建局、縣國土局等多個部門的采納,優化了當地的營商環境,促進了地方經濟的健康發展。2019年的1月28日,“改革開放40年福建四十位杰出企業家”在福州揭曉,林常平榜上有名。2019年10月13日下午,八閩之子各屆人士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聯歡分享會在福州舉行。作為特邀嘉賓,福建鑫磊工貿集團董事長林常平先生應邀出席,并做了題為《感恩祖國》的演講。
愛國初心純潔純粹, 慈善擔當堅定篤行
回望過去,壯懷激烈;展望未來,堅定豪邁。林常平的初心不因來路迢遙而改變,使命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一直以來,他對祖國都具有最深厚的感情,始終懷有最純粹的愛國之心。觀書到老眼如月,得句驚人胸有珠,他曾說過這么一段發人深省的肺腑之言。德國詩人海涅說過:“誰不屬于自己的祖國,他就不屬于人類。”沒有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沒有改革開放的大好政策,就沒有民營企業蓬勃發展的今天。我雖然生長在窮苦的漁村,可是依然心存感恩。在建設新時代的偉大進程中,作為中國民營企業家的一員,我始終認為,個人命運永遠與國家命運、時代命運緊密相連,只有將個人夢想融入中國夢與人民福祉當中,才能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林常平已經總投資2個億在家鄉建設了鄉村文化旅游康養項目,他表示將會不遺余力地帶領他的團隊把企業做大做強做久,不斷地創造財富,努力為國家、為社會,為家鄉的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林常平是這么說的,他也是這么做的。他一直秉承“孝為首、善為先、誠為本”的人生古訓,窮而不止獨善其身,達則必定兼濟天下。他不忘早年艱苦歷程,時刻告誡自己要做負責任的人,要做有愛心,奉獻社會的企業家,造福鄉鄰。他早在1984年創辦長春貿易公司的時候就開始了慈善事業,捐款修建塔崗路,資助家鄉貧困學子。后來即使是在獄中,得知家鄉受災后立馬托妻子代為捐款2000元,也因此當地紅十字會將紅彤彤的燙金錦旗送到了監獄。陶育美德潤物無聲,特殊園丁改造新人。多年來,林常平將大量的財富投入到公益項目中,從未有一天中斷,從未有過想要放棄的念頭,歷年累計捐款達4000多萬元!
除捐款之外,林常平還先后設立了“下滸鎮助學基金會”“林常平霞浦一中教育基金”“林常平宏翔中學獎學金”,為霞浦一中等10多所中小學捐資500萬元,用于支持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建立獎學金,鼓勵貧困生讀書成才。不止如此,他還每年開展“金秋助學”活動,資助全縣各個鄉鎮的貧困學子,資助江西、河南等革命老區的貧困大學生,獲得“福建省革命老區捐資助學貢獻獎”。林常平還投入大量資金為當地修橋修路,甚至多次為蹲過的監獄捐款,建設監獄圖書館,為服刑人員提供精神食糧。當得知福州監獄設立“仁愛基金”,他隨即捐款5萬元,幫助有困難和遭遇病災的服刑人員和家庭。在福州監獄舉辦的“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有道德的人”的專題報告會,林常平用親身經歷鼓勵上千名服刑人員:“先做人,后做事,走正確的路,命運是由自己掌握的”,句句發自肺腑。他還出資300多萬元開展林嵩文史研究、編撰霞浦縣林氏總譜、塑造“霞浦十大文化名人”本家林嵩、林樾銅像、啟動建設林嵩紀念館的前期工作。2020新冠疫情期間,林常平又投入大量資金,從抗疫防疫實際情況出發,購買了一批電子測溫設備,極大地使測溫程序化繁為簡。
歷遍人間疾苦,林常平早已養成了“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的淡雅品性。林常平笑言,自己雖沒有曹德旺“賺得多”,但我愿意、舍得為慈善事業投入。多年來,他傳奇的創業經歷為他贏得的榮譽數不勝數,然而他最看重的卻是在慈善方面所獲得的榮譽。他認為個人乃至單個企業的慈善力量總是有限的,如果自己的慈善行為能有幸影響更多的人向往慈善,參與慈善,對他來講則是“善莫大焉,榮幸之至”。林常平的一生就是如他的個人自傳《靈魂的重量》一樣,是一部富有傳奇色彩的厚書,它的重量無法用金錢來衡量,而是要以“留給下一代的精神財富的多少”為尺度。
回顧過去,成果豐碩,林常平沒有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展望未來,未來可期,林常平信心滿懷、干勁倍增。無論世事將如何變換,林常平都不改愛國之心,無論如何世殊事異,他都將追逐夢想,勇毅篤行。知道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同時由他書寫的新書《鐵漢林常平》也將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之日獻給親愛的黨。林常平毫無疑問是真正的英雄。“從心所欲,不逾矩”。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林常平從不服輸,將致力于在有生之年實現未完成的夢想,奮力拼搏,超越一個又一個自我!